地点标识

全国[切换城市]

欢迎来到好顺佳财税法一站式服务平台!

您身边的财税管理专家
138-2652-8954

进的货没有食品生产许可证

  • 作者

    好顺佳集团

  • 发布时间

    2024-11-15 09:01:32

  • 点击数

    2544

内容摘要:一、没有食品生产许可证的进货后果没有食品生产许可证的进货可能会带来多方面的严重后果。(一)面临法律处罚对于销售无食品生产许可证的食...

各类资质· 许可证· 备案办理

无资质、有风险、早办理、早安心,企业资质就是一把保护伞。好顺佳十年资质许可办理经验,办理不成功不收费! 点击咨询

一、没有食品生产许可证的进货后果

没有食品生产许可证的进货可能会带来多方面的严重后果。

(一)面临法律处罚

  1. 对于销售无食品生产许可证的食品的商家而言,根据《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有关主管部门将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并处相应的罚款。例如,若违法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2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

  2. 未取得食品小作坊许可证从事食品生产加工活动的,根据《湖南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餐馆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第三十五条的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3. 从进货方角度来看,如果进了没有食品生产许可证的货物,一旦被监管部门发现,这些货物会被认定为不合法的商品,可能会被没收,导致经济损失。

(二)损害商业信誉

  1. 消费者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和合规性,如果发现商家销售的食品没有生产许可证,会对商家的信誉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这可能导致消费者流失,影响商家的长期经营。例如,在当今信息传播迅速的时代,消费者可能会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传播商家售卖无许可证食品的消息,从而使商家的声誉受损。

  2. 对于企业来说,商业信誉是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资产,一旦受损,可能会影响与供应商、合作伙伴的关系,进而影响企业的供应链稳定和业务拓展。

(三)食品安全风险

  1. 没有经过食品生产许可的生产过程缺乏监管部门的严格审查,其生产条件、生产工艺、原材料质量等方面可能无法达到食品安全标准的要求。例如,生产环境可能不符合卫生标准,容易滋生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从而使食品存在微生物污染的风险。

  2. 在没有许可证的情况下,生产企业可能不会遵循严格的质量控制流程,导致食品添加剂超标、营养成分不符合标识等问题,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威胁。

二、如何处理进的货没有食品生产许可证

当发现进的货没有食品生产许可证时,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停止销售与隔离货物

  1. 防止问题进一步扩大。将这些货物与有合法的货物进行隔离存放,避免混淆。这是为了避免在处理过程中,无许可证的货物继续流入市场,造成更多的潜在风险。

  2. 同时,要对库存进行全面清查,确定没有生产许可证的货物的数量、批次等详细信息,以便后续处理。

(二)追溯货源并联系供应商

  1. 尝试追溯货物的,查找是哪个供应商提供了这些没有生产许可证的货物。这可能需要查看进货记录、发票、物流单据等相关资料。

  2. 一旦确定供应商,要尽快与供应商联系,了解情况。要求供应商提供相关的解释和解决方案,例如供应商是否能够补办生产许可证或者提供货物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证明。要考虑终止与该供应商的合作关系。

(三)向监管部门报告并配合调查

  1. 主动向当地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报告这一情况,这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也是避免更严重处罚的正确做法。在报告时,要提供详细的信息,包括货物的种类、数量、进货渠道、供应商信息等。

  2. 积极配合监管部门的调查工作,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提供相关的证据和资料。例如,提供进货台账、销售记录、与供应商的沟通记录等。如果企业能够积极主动地处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减轻处罚。

(四)对已销售的货物采取召回措施(如果有)

  1. 如果已经有部分没有生产许可证的货物被销售出去,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召回计划。通过各种渠道,如在店铺张贴召回公告、利用社交媒体发布召回信息、联系已购买的消费者等方式,通知消费者召回相关产品。

  2. 对召回的货物要进行妥善处理,例如可以在监管部门的监督下进行销毁或者退回给供应商(如果供应商有合法的处理方式)。

三、没有食品生产许可证的进货相关法律规定

关于没有食品生产许可证的进货有一系列严格的法律规定。

(一)《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

  1. 《食品安全法》规定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食品生产、食品销售、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许可。这意味着生产食品必须获得相应的生产许可证,进货方在采购食品时,有责任确保所进货物来自有生产许可证的供应商。

  2. 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二条第一款规定,违反本法规定,未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或者未取得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从事食品添加剂生产活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并可以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10倍以上20倍以下罚款。这一规定明确了对无生产许可证生产经营行为的严厉处罚,进货方如果进了无许可证的货物,也可能会受到牵连,面临货物被没收和罚款等处罚。

(二)《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规定

  1. 《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规范了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活动,加强食品生产监督管理,保障食品安全。该办法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食品生产活动,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这从源头上对食品生产进行了规范,进货方在进货时需要依据此规定核查供应商的生产许可证。

  2. 食品生产许可实行一企一证原则,即同一个食品生产者从事食品生产活动,应当取得一个食品生产许可证。这有助于进货方在核查许可证时准确识别供应商的生产资质。那么进货方就不应采购其货物。

(三)地方相关法规补充

  1. 例如《湖南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餐馆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对未取得食品小作坊许可证从事食品生产加工活动的情况作出了规定,会予以行政处罚。这说明在地方层面,也对食品生产许可进行严格管理,进货方在当地进货时同样需要遵守地方的相关法规要求。

  2. 不同地区可能会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在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制定一些补充性的规定或者细则,进货方需要关注当地的法规动态,确保所进货物符合当地的要求。

四、怎样避免进的货没有食品生产许可证

为了避免进的货没有食品生产许可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严格供应商筛选与审核

  1. 在选择供应商时,要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评估。查看供应商的企业信誉、经营历史、市场口碑等方面的信息。、行业协会咨询、向其他同行打听等方式获取供应商的相关信息。例如,如果一个供应商在行业内有多次违规经营的记录,那么就应该谨慎考虑与其合作。

  2. 要求供应商提供有效的食品生产许可证副本,并仔细核实许可证的真实性、有效期、许可范围等内容。确保供应商的生产许可证涵盖了所供应的食品种类,防止出现超范围生产的情况。

  3. 对供应商进行实地考察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实地考察可以直观地了解供应商的生产环境、生产设备、质量管理体系等情况。查看生产车间是否符合卫生标准、生产设备是否先进且维护良好、是否有完善的质量检测和控制流程等。

(二)建立完善的进货查验制度

  1. 制定详细的进货查验流程和标准。明确规定在进货时,必须查验供应商的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明文件等相关资料。对于每一批次的进货,都要进行严格的查验,确保资料齐全且符合要求。

  2. 安排专门的人员负责进货查验工作,并且对这些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和查验技能的培训。使他们能够准确识别生产许可证的真伪、有效期限等关键信息,能够判断产品合格证明文件的有效性。

  3. 建立进货查验记录档案,将每一次进货的相关信息,如供应商名称、进货日期、货物名称、规格、数量、生产许可证编号、产品合格证明文件等详细记录下来。这样在需要追溯货物或者应对监管部门检查时,可以提供准确的依据。

(三)关注法规政策变化与行业动态

  1. 食品生产许可相关的法规政策可能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企业要安排专人关注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更新情况。例如,新的食品安全标准出台、生产许可的申请条件和流程发生改变等,企业要及时了解并调整自己的进货管理策略。

  2. 同时,要关注食品行业的动态。行业内可能会出现新的生产技术、新的经营模式等情况,这些变化可能会影响到生产许可证的管理。例如,一些新兴的食品品类可能在生产许可方面有特殊的要求,企业要及时掌握这些信息,避免因信息滞后而进了没有生产许可证的货物。

五、没有食品生产许可证的进货案例分析

以下是一些没有食品生产许可证的进货案例分析。

(一)案例一:未取得生产许可擅自分装销售食品被罚

  1. 案例详情

    • 在某案例中,当事人未经许可从事食品生产活动,具体为擅自分装销售食品。监管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二条第一款对其进行了处罚。这表明,即使是分装销售这种看似简单的行为,如果没有取得相应的生产许可,也是违法的。对于进货方来说,如果从这样没有生产许可证的商家进货,就会面临货物不合法的风险。
  2. 启示

    • 进货方在采购食品时,不能仅仅关注产品的价格和外观等表面因素,更要深入了解供应商的生产资质。对于一些分装食品,要特别注意其是否有合法的生产许可,因为分装过程也属于生产环节的一部分,需要受到监管。

(二)案例二:销售的食品包装上没有生产许可证号被罚

  1. 案例详情

    • 某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在某食品经营部发现一批食品,其外包装上未标示生产许可证号,经营者销售标签上未标示生产许可证号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相关条款,最终被依法予以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5500元。这个案例中,进货方没有做好进货查验工作,没有确保所进货物的包装上有生产许可证号并且能够提供相应的资质证明,从而导致了被处罚的结果。
  2. 启示

    • 进货方要建立严格的进货查验制度,在进货时不仅要查看生产许可证,还要确保货物的包装标识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如果发现货物包装上没有生产许可证号等关键信息,要及时与供应商沟通解决,否则可能会面临法律风险。

(三)案例三:无证经营食品罚款五万获法院支持

  1. 案例详情

    • 某企业无证经营食品,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食品生产、食品销售、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许可。法院支持了对该企业罚款五万的处罚决定。对于进货方而言,如果从这样无证经营的企业进货,所进货物的合法性无法得到保障,一旦被查处,会遭受经济损失和法律风险。
  2. 启示

    • 进货方要对供应商的经营资质进行严格审查,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在选择供应商时,要以合法合规为首要标准,避免与无证经营的企业进行交易。
提示 办理资质许可,所属行业不同,详情会有所差异,为了精准快速的解决您的问题,建议您向专业的顾问说明详细情况,1对1解决您的实际问题。
资质/许可证办理 有证才能经营,有资质才更放心
黄经理
黄经理 顾问经理 丨 10秒内响应
从事资质办理6年多,细心负责,快速、准确、高效
已服务799客户 97%满意度
马上咨询
刘经理
刘经理 顾问经理 丨 10秒内响应
从事资质办理5年多,从业经验丰富、耐心、服务态度细致独特
已服务906客户 98%满意度
马上咨询
王经理
王经理 顾问经理 丨 10秒内响应
从事资质办理行业6年多,良好的职业道德,根据不同行业客户需求,提供专业、全方位的资质办理建议
已服务816客户 97%满意度
马上咨询
标签相关标签:
许可证 食品 生产
疑惑浏览更多不如直接提问99%用户选择
工商顾问1 工商顾问2 工商顾问3
当前16位顾问在线
极速提问
时间图标
  • 5分钟前用户提问:建筑资质办理需要什么条件?
  • 8分钟前用户提问:建筑资质一般要多少钱?
  • 9分钟前用户提问:食品经营许可证代办需要什么资料?
  • 10分钟前用户提问:建筑专业承包资质有哪些?
  • 12分钟前用户提问:安全生产许可证办理流程?
  • 15分钟前用户提问: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办理的流程?
  • 16分钟前用户提问:icp许可证代办如何收费?
  • 20分钟前用户提问:网络游戏运营资质怎办理?
  • 23分钟前用户提问: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怎么申请?
  • 25分钟前用户提问: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代办多少钱?
  • 28分钟前用户提问: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如何办理?
  • 30分钟前用户提问:食品生产许可证怎么办理?
  • 32分钟前用户提问:特种行业经营许可证如何办理?
  • 34分钟前用户提问:施工总承包资质有多少类别?
  • 36分钟前用户提问:出口许可证办理流程?

您的申请我们已经收到!

专属顾问会尽快与您联系,请保持电话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