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标识

全国[切换城市]

欢迎来到好顺佳财税法一站式服务平台!

您身边的财税管理专家
138-2652-8954

食品许可证在办能否处罚

  • 作者

    好顺佳集团

  • 发布时间

    2024-11-05 10:55:41

  • 点击数

    824

内容摘要:一、食品许可证办理期间处罚规定在中国,食品许可证办理期间是否会被处罚取决于多种因素。(一)相关法律法规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

各类资质· 许可证· 备案办理

无资质、有风险、早办理、早安心,企业资质就是一把保护伞。好顺佳十年资质许可办理经验,办理不成功不收费! 点击咨询

一、食品许可证办理期间处罚规定

在中国,食品许可证办理期间是否会被处罚取决于多种因素。

(一)相关法律法规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及《食品经营许可和备案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从事食品销售和餐饮服务活动等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这些法律法规旨在规范食品经营许可和备案活动,加强食品经营安全监督管理,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保障食品安全。

(二)办理期间正常经营的情况

如果企业或个体在食品许可证办理期间就开始从事需要许可证的食品经营活动,这属于无证经营的一种情形。一般情况下,执法部门有权依据相关法律进行处罚。例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未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以及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罚款。

(三)特殊情况的考虑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能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如果企业或个体已经按照规定提交了完整的申请材料,正在等待审批,并且没有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或者其他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部分地区的执法部门可能会采取较为宽松的态度,比如给予警告,责令其在许可证批准之前不得从事相关经营活动等,而不是直接进行严厉的处罚。但这种情况并不是普遍适用的,具体的处理方式还是要根据当地的执法政策以及实际情况来确定。

二、在办食品许可证的处罚案例

在实际情况中,有许多因为在未取得食品许可证期间从事经营活动而被处罚的案例。

(一)案例一:山东潍坊张某无证经营案

在山东省潍坊市的一个案例中,张某在未取得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销售食品。2019年3月被市场监督管理局查获,他于2018年10月开始无证经营,期间货值2000元,获利200元。执法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五条及第一百二十二条之规定,对张某作出了“1、没收方便面5桶,矿泉水6瓶;2、没收违法所得200元;3、处罚50000元;上缴财政”的行政处罚决定。尽管张某对处罚不服并提起诉讼,但法院最终判定市场监督管理局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事实清楚,程序合法,适用法律正确,维持了处罚决定。这一案例表明,即使在食品许可证办理期间(如果存在这种情况),只要没有合法取得许可证而进行经营,就可能面临严厉的处罚。

(二)案例二:xx科技有限公司无证经营食品被罚

xx科技有限公司也存在未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情况,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二条第一款,被相关部门进行了处罚,处罚措施包括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物品等。这些案例都警示着食品经营者在没有取得许可证之前不要轻易从事相关经营活动,即使已经在办理过程中,也不能保证不会被处罚。

三、食品许可证办理过程中的法律风险

在食品许可证办理过程中,存在着诸多法律风险。

(一)申请资格风险

  1. 主体资格不符

    • 根据规定,申请食品经营许可,应当先行取得营业执照等合法主体资格。企业法人、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个体工商户等,以营业执照载明的主体作为申请人;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企业等申办食堂,以机关或者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证、社会团体登记证或者营业执照等载明的主体作为申请人。如果主体资格不符合要求,可能导致申请被驳回。例如,若一个未注册为合法经营主体的个人或组织申请食品许可证,是不会被受理的,并且如果在此期间从事经营活动,还会面临无证经营的处罚风险。
  2. 经营范围限制

    • 食品经营项目分为食品销售、餐饮服务、食品经营管理三类,并且还有更细致的分类,如食品销售包括散装食品销售、散装食品和预包装食品销售等。如果企业在申请时对自身经营范围界定不准确,可能导致申请不符合要求。比如一个主要从事热食类食品制售的餐饮企业,却错误地按照仅销售预包装食品的标准来申请,这不仅会使申请失败,还可能在实际经营(如果已经开始)中面临法律风险,因为其实际经营活动与申请的许可范围不匹配。

(二)申请材料风险

  1. 材料不完整

    • 申请食品经营许可需要提交一系列材料,如食品经营许可申请书、营业执照或者其他主体资格证明文件复印件、与食品经营相适应的主要设备设施、经营布局、操作流程等文件、食品安全自查、从业人员健康管理、进货查验记录、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等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目录清单等。如果缺少其中任何一项关键材料,都会导致申请被退回或者延迟审批。例如,若没有提交与食品经营相适应的设备设施情况说明,监管部门无法确定该经营场所是否具备食品安全的基本条件,就会影响申请的进程。
  2. 材料虚假

    • 申请人应当如实向县级以上地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提交有关材料并反映真实情况,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申请材料存在虚假内容,这是严重的违法行为。比如,为了通过审批而虚报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的资质,或者伪造设备设施清单等情况,一旦被查出,不仅会导致申请失败,还可能面临处罚,并且在后续重新申请时也会面临信用问题,增加获取许可证的难度。

(三)经营活动风险

  1. 提前经营风险

    • 在许可证办理期间就开始经营需要许可的食品项目,这是最常见的风险行为。如前面案例所述,即使已经提交了申请,在许可证未正式核发之前开展经营活动,就属于无证经营,会面临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等处罚,情节严重的还可能面临更严厉的措施。
  2. 经营条件变更风险

    • 在办理许可证过程中,如果经营场所、设备设施、人员等与申请时的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而没有及时通知监管部门并进行调整申请内容,也会带来法律风险。例如,原本申请的是一个小型餐饮门店的食品经营许可,在办理期间将经营场所扩大为大型餐厅,但没有重新提交相关材料说明情况,这可能导致最终核发的许可证与实际经营情况不符,从而在后续经营中面临处罚。

四、未取得食品许可证的处罚标准与在办情况对比

(一)未取得食品许可证的处罚标准

  1. 没收相关物品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未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有权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以及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例如,在前面提到的山东潍坊张某无证经营案例中,执法部门就没收了张某经营的方便面5桶和矿泉水6瓶等物品。
  2. 罚款

    • 对于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罚款。这一罚款标准是比较严厉的,目的是对无证经营行为进行有效的威慑。如一些小型的无证食品摊贩,如果被查处,即使其经营货值金额可能较低,但仍然面临至少五万元的罚款风险。
  3. 情节严重的进一步处罚

    • 在一些情况下,如果无证经营行为情节严重,还可能面临更严厉的处罚,如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如果已经取得其他相关许可证)等措施。

(二)在办食品许可证情况的对比

  1. 主观故意性的考量

    • 如果企业或个体是在明知需要许可证而故意拖延办理或者规避办理手续的情况下进行经营,那么在办许可证并不能成为免责的理由,处罚标准基本与未取得许可证情况相同。但如果是由于对办理流程不熟悉或者在积极办理过程中存在一些客观的延误(如部分材料需要第三方机构提供,而第三方机构延迟交付等情况),并且没有造成食品安全事故或其他严重后果的,执法部门可能会在处罚的力度和方式上有所区别。例如,可能会先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而不是直接进行高额罚款或没收物品等严厉处罚。
  2. 监管部门的态度差异

    • 在一些地区,监管部门对于在办许可证期间的经营行为会采取相对灵活的监管方式。如果企业能够证明其已经按照规定提交了完整的申请材料,并且在等待审批过程中积极配合监管部门的检查和要求,监管部门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宽容。但这种宽容并不是普遍的,也不是没有限度的,仍然需要企业遵守食品安全的基本要求,如保证食品合法、储存条件安全等。而对于未取得许可证且没有办理意向的无证经营行为,则是坚决打击的态度,处罚标准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

五、各国对于在办食品许可证处罚的政策差异

(一)美国

  1. 多部门监管体制下的政策特点

    • 美国的食品安全实行多部门管理,主要是按照食物的种类来划分部门职能,这样在对特定食品进行监管时实现了功能上的集中监管。在食品许可证办理方面,如果企业在办理期间违规经营,不同的州可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美国对食品安全的监管较为严格,对于无证经营(包括在办期间违规经营)可能会面临严厉的处罚。例如,可能会被责令停止经营、没收产品、处以高额罚款等。同时,由于美国的法律体系注重保护消费者权益,如果无证经营行为对消费者造成了伤害,还可能面临巨额的民事赔偿诉讼。
  2. 与追溯系统相关的处罚关联

    • 美国建立了强大的食品安全溯源系统,一旦发现食品存在安全问题,可以追溯到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如果企业在食品许可证办理期间经营的食品无法满足溯源要求,即使是在办理过程中,也可能会被处罚。这种处罚不仅是对无证经营本身的处罚,还包括对违反溯源制度的处罚,处罚力度可能会叠加,从而加重企业的违法成本。

(二)日本

  1. 按品种分类监管下的处罚差异

    • 日本按品种分类监管食品安全,在食品许可证办理期间,如果企业违规经营,处罚措施也会根据不同的食品品种和违规情节有所不同。日本的《食品卫生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食品生产经营有着严格的规定。对于无证经营的情况,可能会面临没收产品、罚款以及对企业负责人的处罚等。与中国不同的是,日本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会更加注重对企业信誉的影响,例如会将违规企业名单公开,这对企业的后续经营和市场形象会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
  2. 注重过程监管与处罚的关系

    • 日本注重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控,在许可证办理期间,如果企业在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某个环节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如生产环境不达标、从业人员健康管理不符合规定等,即使许可证正在办理,也可能会被处罚。而且,日本的处罚措施可能会与要求企业整改相结合,如果企业不能及时整改,处罚力度会不断加大。

(三)澳大利亚

  1. 产业分工明确下的监管特点

    • 澳大利亚食品加工和餐饮业总体发展水平高,产业分工明确,上游原料商负责原料质量安全,一般餐饮店不对采购的原料检验,只需留票溯源。在食品许可证办理期间,如果企业违规经营,处罚会根据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食品标准管理局(FSANZ)制定的食品标准来执行。澳大利亚对于食品安全的监管注重从源头到终端的整体把控,在办许可证期间的经营行为如果不符合相关的食品标准,如食品的成分、标签等不符合规定,可能会面临警告、罚款等处罚措施。
  2. 与其他监管措施的协同处罚

    • 澳大利亚的食品监管与其他措施协同进行,例如对餐厅的监管,餐厅必须雇佣食品卫生监察员,如果在许可证办理期间企业经营不符合卫生监察员的要求,可能会面临多重处罚。包括对企业本身的罚款,对食品卫生监察员的问责(如果存在监察不力的情况)等,这种协同监管和处罚机制旨在全面保障食品安全。
提示 办理资质许可,所属行业不同,详情会有所差异,为了精准快速的解决您的问题,建议您向专业的顾问说明详细情况,1对1解决您的实际问题。
资质/许可证办理 有证才能经营,有资质才更放心
黄经理
黄经理 顾问经理 丨 10秒内响应
从事资质办理6年多,细心负责,快速、准确、高效
已服务799客户 97%满意度
马上咨询
刘经理
刘经理 顾问经理 丨 10秒内响应
从事资质办理5年多,从业经验丰富、耐心、服务态度细致独特
已服务906客户 98%满意度
马上咨询
王经理
王经理 顾问经理 丨 10秒内响应
从事资质办理行业6年多,良好的职业道德,根据不同行业客户需求,提供专业、全方位的资质办理建议
已服务816客户 97%满意度
马上咨询
标签相关标签:
能否 处罚 许可证
疑惑浏览更多不如直接提问99%用户选择
工商顾问1 工商顾问2 工商顾问3
当前16位顾问在线
极速提问
时间图标
  • 5分钟前用户提问:建筑资质办理需要什么条件?
  • 8分钟前用户提问:建筑资质一般要多少钱?
  • 9分钟前用户提问:食品经营许可证代办需要什么资料?
  • 10分钟前用户提问:建筑专业承包资质有哪些?
  • 12分钟前用户提问:安全生产许可证办理流程?
  • 15分钟前用户提问: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办理的流程?
  • 16分钟前用户提问:icp许可证代办如何收费?
  • 20分钟前用户提问:网络游戏运营资质怎办理?
  • 23分钟前用户提问: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怎么申请?
  • 25分钟前用户提问: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代办多少钱?
  • 28分钟前用户提问: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如何办理?
  • 30分钟前用户提问:食品生产许可证怎么办理?
  • 32分钟前用户提问:特种行业经营许可证如何办理?
  • 34分钟前用户提问:施工总承包资质有多少类别?
  • 36分钟前用户提问:出口许可证办理流程?

快速办理各类资质许可

您的申请我们已经收到!

专属顾问会尽快与您联系,请保持电话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