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标识

全国[切换城市]

欢迎来到好顺佳财税法一站式服务平台!

您身边的财税管理专家
138-2652-8954

冒用厂名厂址生产许可证,生产冒用他人厂名厂址案

  • 作者

    好顺佳集团

  • 发布时间

    2024-10-18 10:03:06

  • 点击数

    528

内容摘要:一、冒用厂名厂址生产许可证的法律规定(一)《产品质量法》相关规定《产品质量法》第三章明确规定了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

各类资质· 许可证· 备案办理

无资质、有风险、早办理、早安心,企业资质就是一把保护伞。好顺佳十年资质许可办理经验,办理不成功不收费! 点击咨询

一、冒用厂名厂址生产许可证的法律规定

(一)《产品质量法》相关规定

《产品质量法》第三章明确规定了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其中第30条规定,生产者不得伪造产地,不得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第32条规定,生产者生产产品,不得掺杂、掺假,不得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不得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

如果存在伪造或者冒用他人厂名、厂址的行为,根据第53条规定,将被责令改正,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另外,原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实施〈产品质量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国质检法〔2011〕83号)第8条规定,伪造或者冒用他人厂名、厂址的行为应当认定为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

(二)刑事法律相关规定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16条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1.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2.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十五万元以上的;3.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后,与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货值金额合计十五万元以上的。

《刑法》第140条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这意味着冒用厂名厂址生产许可证且达到一定的销售金额或者货值金额等标准时,将面临刑事处罚。

二、冒用厂名厂址生产许可证的处罚案例

(一)南京某管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案例

2017年6月初,公元集团永高股份有限公司(系“公元”品牌管材、管件生产企业)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称其2016年在南京地区销售额下降明显,在南京银桥、金桥、板桥红太阳等市场发现多家管材经营部销售假冒其品牌的管材。经稽查分局摸排跟踪,锁定南京某管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制假窝点。该公司正在生产假冒“公元”PVC、PPR管材和“ ”管件,现场查获大量涉嫌假冒他人厂名、厂址的管材、管件产品,以及用于生产假冒产品的模具和包装物。

经鉴别,涉案产品均为冒用他人厂名、厂址产品,部分产品经检验“密度”和“拉伸屈服强度”等项目不符合标准规定要求,属于不合格产品。由于当事人的违法行为涉嫌构成犯罪,分局将案件移送公安。经调查核实,现场扣押的涉案假冒伪劣产品的货值已经超过500万元,当事人的行为构成了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该案引发的系列案涉及多省,被公安部挂牌督办,共抓捕犯罪嫌疑人29人,取保候审14人,检察机关提起公诉12人。

(二)成都XX商贸有限公司案例

成都XX商贸有限公司销售冒用他人厂名厂址袋装木棉签。该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三十七条“销售者不得伪造产地,不得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的规定。但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可能面临责令改正、没收违法销售的产品、并处以违法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等处罚。

三、如何防范冒用厂名厂址生产许可证

(一)企业自身管理方面

  1. 加强内部管理

    • 企业要建立健全的生产管理制度,对生产流程进行严格把控。例如,在原材料采购环节,要确保原材料正规,有明确的供应商信息记录,防止因原材料问题导致产品被冒用厂名厂址生产许可证。在生产环节,对每一道工序进行详细记录,包括生产时间、操作人员、设备使用等信息,以便在出现问题时能够追溯源头。

    • 加强对员工的管理和培训,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让员工明白冒用厂名厂址生产许可证是违法行为,并且告知员工如何识别和防范这种行为。例如,对涉及产品标识、包装等关键岗位的员工进行专项培训,确保他们在工作中严格按照规定操作,不参与任何冒用行为。

  2. 保护自身知识产权

    • 及时注册厂名、厂址相关的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例如,企业的厂名如果具有独特性,可以将其注册为商标,这样在受到冒用侵权时,可以依据商标法等相关法律进行更有力的维权。同时,对生产许可证等相关资质文件也要妥善保管,防止被窃取或冒用。

    • 定期对市场进行监测,查看是否有冒用自己厂名厂址生产许可证的产品出现。可以通过委托专业的市场调查机构或者利用网络监测工具,一旦发现可疑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二)消费者层面的防范

  1. 提高识别能力

    • 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要仔细查看产品的厂名厂址、生产许可证等标识信息。例如,查看厂名厂址是否清晰准确,对于一些价格过低、不明的产品要保持警惕,

    • 关注产品的质量和包装细节。正规企业生产的产品在质量上通常有一定的标准,包装也比较规范。如果发现产品质量与品牌形象不符,或者包装存在粗糙、印刷模糊等问题,可能是冒用厂名厂址生产的产品。

  2.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

    • 尽量选择正规的商场、超市、专卖店等渠道购买产品。这些渠道一般有较为严格的进货审核机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所售产品的合法性。例如,大型超市在采购商品时,会对供应商的资质、产品的生产许可证等进行严格审查,从而降低消费者购买到冒用厂名厂址生产许可证产品的风险。

    • 对于一些网络购物,要选择信誉良好的电商平台和商家。查看商家的信誉评价、经营资质等信息,

四、冒用厂名厂址生产许可证的常见手段

(一)直接假冒标识

  1. 假冒厂名厂址印刷

    • 冒用者直接在产品的包装、标签上印刷被冒用企业的厂名厂址。例如,在一些假冒伪劣的食品包装上,印刷知名食品企业的厂名厂址,让消费者误以为是该知名企业生产的产品。这种手段比较直接,目的是借助被冒用企业的良好声誉来销售自己的产品。

    • 有些冒用者会模仿被冒用企业的标识风格,包括字体、颜色、排版等,使假冒的厂名厂址看起来更加逼真。比如,模仿知名品牌的产品标签设计,只是将产品名称等关键信息进行替换,以达到混淆视听的效果。

  2. 伪造生产许可证编号

    • 冒用者编造与被冒用企业相似或者根本不存在的生产许可证编号,并印刷在产品包装上。由于普通消费者很难核实生产许可证编号的真实性,这就给冒用者提供了可乘之机。例如,一些小作坊生产的化妆品,伪造大型化妆品企业的生产许可证编号,让消费者以为是正规产品。

    • 还有的冒用者会篡改真实的生产许可证编号中的部分数字或字母,使其看起来与正规编号相似,但实际上是无效的编号。

(二)利用供应链漏洞

  1. 原材料供应环节

    • 在原材料供应环节,冒用者可能与一些不良供应商勾结。例如,供应商在向冒用者提供原材料时,不核实冒用者的真实生产资质,并且在原材料的包装上不明确标注供应对象等信息。冒用者就可以利用这些原材料生产冒用厂名厂址生产许可证的产品,并且在产品溯源时难以被发现。

    • 有些冒用者会购买被冒用企业的原材料边角料或者次品,然后利用这些原材料生产假冒产品,再冒用被冒用企业的厂名厂址和生产许可证,让消费者误以为是被冒用企业利用剩余原材料生产的低价产品。

  2. 销售渠道环节

    • 在销售渠道方面,一些小经销商为了获取更高的利润,可能会明知是冒用厂名厂址生产许可证的产品而进行销售。这些小经销商往往缺乏严格的进货审核机制,容易被冒用者利用。例如,一些街边小店或者农村集市上的小摊位,可能会销售冒用知名品牌厂名厂址生产许可证的低价产品。

    • 还有一些网络销售平台上的不良商家,利用网络监管的难度,在平台上销售冒用厂名厂址生产许可证的产品。他们可能会通过虚假宣传、刷好评等手段来掩盖产品的真实,吸引消费者购买。

五、被冒用厂名厂址生产许可证后的维权方法

(一)收集证据

  1. 产品证据

    • 如果是在市场上发现的,要购买一定数量的产品作为证据,同时保留好购买凭证,如发票、收据等。例如,在发现某产品冒用自己企业的厂名厂址生产许可证后,购买该产品并索要正规发票,发票上会显示购买的时间、地点、金额等信息,这些信息对于证明侵权行为的发生地点和时间非常重要。

      • 对产品的包装、标识进行详细的拍照和记录。包括厂名厂址的印刷情况、生产许可证编号、产品的外观特征等。如果产品有特殊的防伪标识或者与正品的差异之处,也要重点记录。例如,正品产品的包装上有独特的镭射防伪标识,而冒用产品没有或者标识模糊,这些都要拍照留存。
  2. 其他相关证据

    • 收集与侵权行为有关的其他证据,如市场上关于侵权产品的宣传资料、广告等。如果侵权者在网络上进行虚假宣传,包括宣传的内容、、发布时间等信息。例如,侵权者在自己的网站上宣传冒用厂名厂址生产许可证的产品为某知名企业的正品,

    • 寻找可能的证人。如果有消费者或者经销商能够证明侵权产品的存在和销售情况,要及时与他们取得联系并获取证人证言。例如,某经销商发现有冒用厂名厂址生产许可证的产品在其周边市场销售,并愿意提供相关情况,那么他的证言可以作为补充证据。

(二)向相关部门投诉举报

  1. 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

    • 可以向当地的市场监管部门投诉冒用厂名厂址生产许可证的行为。向市场监管部门提交收集的证据,包括产品样本、购买凭证、照片、宣传资料等。市场监管部门有权对侵权行为进行调查和处罚。例如,市场监管部门可以对侵权者的生产场所进行检查,查封扣押侵权产品,对侵权者处以罚款、责令改正等处罚措施。

    • 在投诉时,要详细说明侵权行为的情况,如侵权产品的发现地点、销售范围、可能的生产规模等信息,以便市场监管部门能够更有效地开展调查工作。

  2. 向公安机关报案(如果涉嫌犯罪)

    • 如果冒用厂名厂址生产许可证的行为涉嫌犯罪,如生产销售伪劣产品金额达到刑事立案追诉标准,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将依法进行侦查,追究侵权者的刑事责任。例如,当侵权者生产销售冒用厂名厂址生产许可证的产品,销售金额达到五万元以上时,就可能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公安机关会介入调查,抓捕犯罪嫌疑人,查封相关生产设备和产品等。

(三)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1. 提起民事诉讼

    • 被冒用企业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侵权者停止侵权行为,赔偿经济损失。在诉讼过程中,要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自己的厂名厂址和生产许可证被冒用,以及因侵权行为所遭受的损失。例如,可以提供企业的销售数据对比,证明在侵权产品出现后自己企业的销售额下降,或者提供企业为消除侵权影响所花费的费用凭证,如广告宣传费用等,要求侵权者赔偿。

    • 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进行审理,如果认定侵权成立,会判决侵权者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如停止生产销售侵权产品、赔偿经济损失、消除影响等。

  2. 寻求知识产权保护机构或律师的帮助

    • 可以寻求知识产权保护机构的帮助,这些机构具有专业的知识和经验,能够为被冒用企业提供维权建议和指导。例如,一些地方的知识产权保护协会可以协助企业进行调查取证、与侵权者进行协商等工作。

    • 聘请专业的律师进行维权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律师可以根据具体的侵权情况制定维权策略,代理企业进行诉讼等法律程序。例如,律师可以对侵权者的行为进行法律分析,确定最佳的维权途径,在诉讼中代表企业进行举证、质证等工作,提高维权的成功率。

提示 办理资质许可,所属行业不同,详情会有所差异,为了精准快速的解决您的问题,建议您向专业的顾问说明详细情况,1对1解决您的实际问题。
资质/许可证办理 有证才能经营,有资质才更放心
黄经理
黄经理 顾问经理 丨 10秒内响应
从事资质办理6年多,细心负责,快速、准确、高效
已服务799客户 97%满意度
马上咨询
刘经理
刘经理 顾问经理 丨 10秒内响应
从事资质办理5年多,从业经验丰富、耐心、服务态度细致独特
已服务906客户 98%满意度
马上咨询
王经理
王经理 顾问经理 丨 10秒内响应
从事资质办理行业6年多,良好的职业道德,根据不同行业客户需求,提供专业、全方位的资质办理建议
已服务816客户 97%满意度
马上咨询
标签相关标签:
冒用 厂址 厂名

< 上一篇:冒用企业资质施工

下一篇:军训培训机构资质 >

疑惑浏览更多不如直接提问99%用户选择
工商顾问1 工商顾问2 工商顾问3
当前16位顾问在线
极速提问
时间图标
  • 5分钟前用户提问:建筑资质办理需要什么条件?
  • 8分钟前用户提问:建筑资质一般要多少钱?
  • 9分钟前用户提问:食品经营许可证代办需要什么资料?
  • 10分钟前用户提问:建筑专业承包资质有哪些?
  • 12分钟前用户提问:安全生产许可证办理流程?
  • 15分钟前用户提问: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办理的流程?
  • 16分钟前用户提问:icp许可证代办如何收费?
  • 20分钟前用户提问:网络游戏运营资质怎办理?
  • 23分钟前用户提问: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怎么申请?
  • 25分钟前用户提问: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代办多少钱?
  • 28分钟前用户提问: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如何办理?
  • 30分钟前用户提问:食品生产许可证怎么办理?
  • 32分钟前用户提问:特种行业经营许可证如何办理?
  • 34分钟前用户提问:施工总承包资质有多少类别?
  • 36分钟前用户提问:出口许可证办理流程?

您的申请我们已经收到!

专属顾问会尽快与您联系,请保持电话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