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标识

全国[切换城市]

欢迎来到好顺佳财税法一站式服务平台!

您身边的财税管理专家
138-2652-8954

生产资质被冒用了

  • 作者

    好顺佳集团

  • 发布时间

    2024-11-12 08:52:19

  • 点击数

    5148

内容摘要:生产资质被冒用的相关法律规定生产资质被冒用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相关法律对此有明确的规定。冒用生产许可证号,责令改正,没收违法生产...

各类资质· 许可证· 备案办理

无资质、有风险、早办理、早安心,企业资质就是一把保护伞。好顺佳十年资质许可办理经验,办理不成功不收费! 点击咨询

生产资质被冒用的相关法律规定

生产资质被冒用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相关法律对此有明确的规定。

  • 冒用生产许可证号,责令改正,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上 3 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取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出租、出借或者转让许可证证书、生产许可证标志和编号的,责令限期改正,处 20 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生产许可证。

  • 违法接受并使用他人提供的许可证证书、生产许可证标志和编号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上 3 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盗用食品生产资质可能构成非法经营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二)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三)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业务的,或者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的;(四)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

  • 生产冒用厂名、厂址的产品的,违反了《》第三十条“生产者不得伪造产地,不得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的规定,由质监局根据《产品质量法》第五十三条“伪造产品产地的,伪造或者冒用他人厂名、厂址的,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的规定进行处罚。

  • 销售冒用厂名、厂址的产品的,违反了《产品质量法》第三十七条“销售者不得伪造产地,不得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的规定,由工商局根据《产品质量法》第五十三条“伪造产品产地的,伪造或者冒用他人厂名、厂址的,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生产资质被冒用的案例及处理结果

以下是一些生产资质被冒用的案例及处理情况:

  • 网红燕窝产品“小仙炖”陷入“冒用生产资质”风波。其产品包装上显示的委托加工方佳明佳曾多次否认双方曾签署委托加工协议。佳明佳以不正当竞争为由将小仙炖及其全资控股股东诉至法院,要求其停止冒用佳明佳食品生产许可证等多项侵权行为。此案未当庭宣判。

  • 福鼎市检察院提起公诉的一起涉嫌生产、销售假鞋案件中,被告人任某某、陈某未经注册商标所有权人许可,组织工人生产假冒“GUCCI”品牌鞋子,被告人王某未经注册商标所有权人许可,组织工人生产假冒“ALEXANDERMCQUEEN”品牌鞋子。经福鼎市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等,判处任某某等 4 人有期徒刑三年至五年九个月不等,并处罚金人民币 10 万元至 40 万元不等。

如何防范生产资质被冒用

为了防范生产资质被冒用,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审查资质证书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需要取得各种资质证书来证明自己的合法地位。在取得资质证书的过程中,应当关注证书的,确保所获得的资质证书是由国家相关部门颁发的,并核实证书的真实性。

  • 确认自身资质。企业应仔细审查自身资质,确保符合取得资质的条件。如果资质不符合,应尽快申请相关资质,以避免被冒用。

  • 加强员工培训。企业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确保员工熟悉公司的资质和业务范围。员工应当了解公司的基本情况和资质,以避免在工作中出现冒用他人资质的情况。

  • 定期检查资质证书。企业应定期检查资质证书的有效期以及是否过期。一旦发现证书已过期,应立即进行更换。企业应关注证书上的内容,确保与实际情况相符。

  • 建立资质管理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资质管理制度,明确资质的申请、审核、颁发、使用、变更、作废等环节。同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规范员工的行为,防止冒用他人资质的情况发生。

  • 加强监测。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并处理冒用他人资质的行为。对于发现的违法行为,企业应立即采取措施予以纠正,以防止案件扩大化。

  • 法律咨询。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如有涉及资质的问题,应尽快咨询专业律师,以了解相关法律规定,确保自身合法权益。

生产资质被冒用后的维权途径

如果生产资质被冒用,您可以采取以下维权途径:

  • 属于侵权的行为,对公司造成损失的,可以起诉维权,要求立即停止侵权、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等。

  • 可以向工商部门举报,如果公司的产品有注册商标,也可以以侵犯注册商标起诉对方,如果对方涉及刑事犯罪,也可向公安部门举报。

  •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六条第二项规定,经营者不得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响的企业名称(包括简称、字号等)、社会组织名称(包括简称等)、姓名(包括笔名、艺名、译名等),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公司名称跟生产许可证被别人冒用,可以依据此法律规定进行维权。

生产资质被冒用的举报渠道

如果发现生产资质被冒用,可以通过以下渠道进行举报:

  • 向工商部门举报。

  • 消费者在遇到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可直接拨打工商部门的电话或直接到工商所和工商局申诉、举报。

提示 办理资质许可,所属行业不同,详情会有所差异,为了精准快速的解决您的问题,建议您向专业的顾问说明详细情况,1对1解决您的实际问题。
资质/许可证办理 有证才能经营,有资质才更放心
黄经理
黄经理 顾问经理 丨 10秒内响应
从事资质办理6年多,细心负责,快速、准确、高效
已服务799客户 97%满意度
马上咨询
刘经理
刘经理 顾问经理 丨 10秒内响应
从事资质办理5年多,从业经验丰富、耐心、服务态度细致独特
已服务906客户 98%满意度
马上咨询
王经理
王经理 顾问经理 丨 10秒内响应
从事资质办理行业6年多,良好的职业道德,根据不同行业客户需求,提供专业、全方位的资质办理建议
已服务816客户 97%满意度
马上咨询
标签相关标签:
资质 冒用 生产
疑惑浏览更多不如直接提问99%用户选择
工商顾问1 工商顾问2 工商顾问3
当前16位顾问在线
极速提问
时间图标
  • 5分钟前用户提问:建筑资质办理需要什么条件?
  • 8分钟前用户提问:建筑资质一般要多少钱?
  • 9分钟前用户提问:食品经营许可证代办需要什么资料?
  • 10分钟前用户提问:建筑专业承包资质有哪些?
  • 12分钟前用户提问:安全生产许可证办理流程?
  • 15分钟前用户提问: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办理的流程?
  • 16分钟前用户提问:icp许可证代办如何收费?
  • 20分钟前用户提问:网络游戏运营资质怎办理?
  • 23分钟前用户提问: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怎么申请?
  • 25分钟前用户提问: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代办多少钱?
  • 28分钟前用户提问: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如何办理?
  • 30分钟前用户提问:食品生产许可证怎么办理?
  • 32分钟前用户提问:特种行业经营许可证如何办理?
  • 34分钟前用户提问:施工总承包资质有多少类别?
  • 36分钟前用户提问:出口许可证办理流程?

您的申请我们已经收到!

专属顾问会尽快与您联系,请保持电话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