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标识

全国[切换城市]

欢迎来到好顺佳财税法一站式服务平台!

您身边的财税管理专家
138-2652-8954

工伤认定没有公司资质

  • 作者

    好顺佳集团

  • 发布时间

    2024-10-17 08:53:45

  • 点击数

    3240

内容摘要:一、工伤认定中公司无资质的应对办法当面临工伤认定但公司没有资质的情况时,劳动者不必过于担心无法进行工伤认定。根据相关规定,这种情况...

各类资质· 许可证· 备案办理

无资质、有风险、早办理、早安心,企业资质就是一把保护伞。好顺佳十年资质许可办理经验,办理不成功不收费! 点击咨询

一、工伤认定中公司无资质的应对办法

当面临工伤认定但公司没有资质的情况时,劳动者不必过于担心无法进行工伤认定。根据相关规定,这种情况属于非法用工,例如单位没有取得营业执照,没有合法的劳动关系用工主体,但劳动者依然有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劳动者可以自行向当地人社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一般来说,用人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30日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若用人单位未这样做,职工可在事故发生后一年内自行向当地人社局提出申请。

虽然公司无资质,但在工伤认定过程中工作和受伤的因果关系层面,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即由公司承担举证责任。若员工受伤具有与公司相关联的合理性(如受伤的时间在上班时间、地点在单位等),相关部门就会认定工伤成立,除非公司能给出相反证明。

对于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用人单位,其出资人也应当承担相应责任。《劳动合同法》第93条规定,对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用人单位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劳动者已经付出劳动的,该单位或者其出资人应当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赔偿金;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最高院《新劳动争议司法解释(一)》第29条规定,劳动者与未办理营业执照、营业执照被吊销或者营业期限届满仍继续经营的用人单位发生争议的,应当将用人单位或者其出资人列为当事人,由该用人单位及其出资人对劳动者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二、工伤认定公司资质的相关规定

(一)正常工伤认定中的公司资质关联规定

  1. 工伤保险条例相关规定

    • 《工伤保险条例》是工伤认定的重要依据。该条例旨在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助等权益。其对工伤认定有明确的标准,例如职工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等情形应当认定为工伤。而用人单位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是合法的用工主体,需要按照规定为员工缴纳工伤保险等费用,并在工伤发生时配合进行工伤认定等相关工作。

    •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时遵循一定的程序。根据《工伤认定办法》,其目的是规范工伤认定程序,依法进行工伤认定,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这个过程需要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如对证据的审核、对事故情况的调查等。

  2. 劳动关系与工伤认定中的公司资质

    • 在正常的工伤认定中,确立劳动关系是重要的一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等规定对劳动关系的确定提供了依据,例如工资支付凭证、工作证等可以作为认定劳动关系的凭证。如果公司具备合法资质,且与员工存在劳动关系,那么在工伤认定过程中,按照正常的程序进行认定和后续的赔偿等工作。

    • 对于一些特殊行业,如建筑施工、矿山企业等,在工程转包、分包方面,如果用人单位将工程(业务)或经营权发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自然人,对该组织或自然人招用的劳动者,由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发包方承担用工主体责任。这意味着在这些情况下,即使实际用工的组织或个人无资质,但发包方的资质会影响到工伤认定的责任承担主体。

(二)特殊情况下的公司资质与工伤认定

  1. 未按时申请工伤认定的情况

    • 若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时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一般是事故发生后30日内),受伤害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按照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这一规定旨在保障劳动者的权益,防止用人单位故意拖延工伤认定,从而影响劳动者获得赔偿等权益的时间。
  2. 视同工伤的情况与公司资质

    • 在某些视同工伤的情形下,如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公司资质同样影响着工伤认定的后续流程。合法资质的公司需要按照规定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公司无资质,依然要按照非法用工等相关规定处理,由相应的责任主体承担赔偿等责任。

三、没有公司资质对工伤认定的影响案例

(一)建筑工程转包中的工伤认定案例

在建筑行业中,经常会出现转包、分包的情况。例如,某建筑施工企业将部分工程转包给了一个没有资质的包工头,包工头招用的工人在施工过程中受伤。根据相关规定,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承包单位(即建筑施工企业)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将承包业务转包、分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者自然人,该组织或者自然人招用的劳动者从事承包业务时因工伤亡的,由该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承包单位承担用人单位依法应承担的工伤保险责任。在这个案例中,虽然直接用工的包工头没有资质,但建筑施工企业的资质使其成为承担工伤责任的主体。如果建筑施工企业没有积极配合工伤认定,或者试图逃避责任,劳动者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如向劳动仲裁机构或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建筑施工企业承担工伤赔偿责任。

(二)无营业执照单位的工伤案例

比如某小作坊没有营业执照,员工在工作中发生工伤事故。这种情况属于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的范畴。根据《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无营业执照或者未经依法登记、备案的单位以及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或者撤销登记、备案的单位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是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单位没有资质,但劳动者的权益依然受到保护。劳动者可以通过向人社局等相关部门申请工伤认定,由该单位或者其出资人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如果单位拒绝承担责任,劳动者可以通过法律诉讼等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相关部门会依据法律规定判定单位或者其出资人对劳动者的损害进行赔偿,包括医疗费用、丧葬补助金(如果涉及死亡情况)等相关赔偿费用。

四、处理工伤认定中公司无资质情况的具体措施

(一)申请工伤认定方面

  1. 自行申请工伤认定

    • 劳动者要清楚自己有权利自行申请工伤认定。如果公司没有资质,不影响劳动者在规定时间内向当地人社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一般而言,职工可在事故发生后一年内提出申请。在申请时,需要准备好相关的材料,如事故发生的相关证明(包括事故现场的证人证言,如果有的话)、医院的诊断证明等材料。例如,如果是在工作场所因为设备故障受伤,要尽可能收集设备故障的相关证据、
  2. 明确责任主体

    • 当公司无资质时,要确定真正的责任主体。如果是非法用工单位,单位或者其出资人应当承担责任。对于建筑施工、矿山企业等转包、分包中无资质用工导致工伤的情况,要明确由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发包方承担用工主体责任。例如,某矿山企业将开采业务分包给无资质的小团队,小团队工人受伤,矿山企业作为发包方要承担工伤责任。

(二)证据收集方面

  1. 劳动关系证据

    • 即使公司无资质,也要收集能够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证据。这包括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如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考勤记录以及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例如,虽然在一个没有营业执照的小加工厂工作,但如果有工资发放的转账记录,上面显示是老板的私人账号转账,并且转账备注有工资字样,这就可以作为工资支付凭证来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
  2. 工伤事实证据

    • 收集能够证明工伤事实的证据至关重要。如事故发生时的现场照片、医院的病历、诊断证明等。如果是因为工作中的特定设备导致受伤,还可以收集设备的相关信息,如设备的故障情况等。比如在一个无资质的小作坊里,因为机器漏电导致受伤,要拍摄机器漏电的照片、保留医院关于触电伤害的诊断记录等。

(三)权益维护方面

  1. 协商与沟通

    • 虽然公司无资质,但如果能够通过协商解决工伤赔偿等问题,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例如,与无资质的小公司老板或者其出资人进行协商,提出合理的赔偿要求,如医疗费用的赔偿、误工费等。在协商过程中,要保留好相关的沟通记录,如短信、邮件或者谈话录音等。
  2. 法律诉讼

    • 如果协商无法解决问题,要果断采取法律诉讼手段。劳动者可以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无资质的公司或者其出资人承担工伤赔偿责任。在诉讼过程中,要依靠之前收集的证据,如劳动关系证据、工伤事实证据等,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例如,在无营业执照的小工厂工伤纠纷中,劳动者凭借工资支付记录、医院诊断证明等证据向法院起诉,要求工厂老板赔偿工伤损失。

五、工伤认定公司资质缺失的法律依据

(一)非法用工相关的法律依据

  1. 《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

    • 该办法明确规定了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的定义,即无营业执照或者未经依法登记、备案的单位以及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或者撤销登记、备案的单位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这为认定非法用工情况下的工伤提供了基础依据。对于这类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进行一次性赔偿。例如,如果一个未经登记的小加工厂员工受伤,就适用该办法进行赔偿认定。
  2. 《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

    • 《劳动合同法》第93条规定,对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用人单位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劳动者已经付出劳动的,该单位或者其出资人应当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赔偿金;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这一规定明确了在公司无资质情况下,劳动者权益的保护方向,不仅是工伤赔偿方面,还包括劳动报酬等方面的权益保护,并且明确了单位或者其出资人是责任承担主体。

(二)工伤责任承担主体相关的法律依据

  1. 劳动行政部门通知规定

    • 劳动行政部门出台通知规定对建筑施工等用人单位将工程(业务)转包、分包不具有用工主体资格的自然人或组织,具有用工主体资格的这些用人单位需承担用工责任。如2005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四条规定,建筑施工、矿山企业等用人单位将工程(业务)或经营权发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自然人,对该组织或自然人招用的劳动者,由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发包方承担用工主体责任。这一规定在处理转包、分包中因无资质用工导致工伤的情况时,明确了责任承担主体,保障了劳动者的权益。
  2. 最高人民法院相关规定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等相关规定也对工伤认定中责任承担主体进行了明确。例如在劳务派遣等情况下,对工伤保险责任的承担单位进行了界定,这有助于在复杂的用工关系下,特别是涉及公司资质问题时,准确认定工伤责任的承担者,保障劳动者在工伤认定后的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提示 办理资质许可,所属行业不同,详情会有所差异,为了精准快速的解决您的问题,建议您向专业的顾问说明详细情况,1对1解决您的实际问题。
资质/许可证办理 有证才能经营,有资质才更放心
黄经理
黄经理 顾问经理 丨 10秒内响应
从事资质办理6年多,细心负责,快速、准确、高效
已服务799客户 97%满意度
马上咨询
刘经理
刘经理 顾问经理 丨 10秒内响应
从事资质办理5年多,从业经验丰富、耐心、服务态度细致独特
已服务906客户 98%满意度
马上咨询
王经理
王经理 顾问经理 丨 10秒内响应
从事资质办理行业6年多,良好的职业道德,根据不同行业客户需求,提供专业、全方位的资质办理建议
已服务816客户 97%满意度
马上咨询
标签相关标签:
资质 认定 工伤
疑惑浏览更多不如直接提问99%用户选择
工商顾问1 工商顾问2 工商顾问3
当前16位顾问在线
极速提问
时间图标
  • 5分钟前用户提问:建筑资质办理需要什么条件?
  • 8分钟前用户提问:建筑资质一般要多少钱?
  • 9分钟前用户提问:食品经营许可证代办需要什么资料?
  • 10分钟前用户提问:建筑专业承包资质有哪些?
  • 12分钟前用户提问:安全生产许可证办理流程?
  • 15分钟前用户提问: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办理的流程?
  • 16分钟前用户提问:icp许可证代办如何收费?
  • 20分钟前用户提问:网络游戏运营资质怎办理?
  • 23分钟前用户提问: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怎么申请?
  • 25分钟前用户提问: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代办多少钱?
  • 28分钟前用户提问: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如何办理?
  • 30分钟前用户提问:食品生产许可证怎么办理?
  • 32分钟前用户提问:特种行业经营许可证如何办理?
  • 34分钟前用户提问:施工总承包资质有多少类别?
  • 36分钟前用户提问:出口许可证办理流程?

快速办理各类资质许可

您的申请我们已经收到!

专属顾问会尽快与您联系,请保持电话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