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标识

全国[切换城市]

欢迎来到好顺佳财税法一站式服务平台!

您身边的财税管理专家
138-2652-8954

苏州太仓代理记账财税合规

  • 作者

    好顺佳集团

  • 发布时间

    2022-06-06 14:12:11

  • 点击数

    3358

内容摘要:太仓会计实务操作--会计核算中的七个会计误区会计在正常工作中存在许多误区。以下九条是我们日常工作中经常存在的。一起来看看吧!一、以借贷平等为填写会计凭证的唯一目的填写会计凭证,信用必须相等,但不能把信...

30天免费代账 · 代理记账2.7元/天

好顺佳经工商局、财税局批准的工商财税代理服务机构,专业正规可靠 点击领取

太仓会计实务操作--会计核算中的七个会计误区

会计在正常工作中存在许多误区。以下九条是我们日常工作中经常存在的。一起来看看吧!

一、以借贷平等为填写会计凭证的唯一目的

填写会计凭证,信用必须相等,但不能把信用相等作为唯一目的。在实践中,除了平等借贷之外,更有必要思考其他事项。以下是在会计中需要考虑的事项列表。

答:审查票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

B:会计凭证各要素填写是否完整、准确;

C:报销是否符合公司内控制度和流程规定。报销程序是否合理,签字是否齐全,审批权限是否适当;

D:审查票据要素(时间、地点、金额、票号)是否与业务内容一致;

E:各项支出是否有预算,预算是否符合预算规定,是否有超预算处理方案;

D:填报是否便于日后审核查询,数据是否便于日后提取处理;

F:特殊事项是否按照制度规定或经有关领导批准;

G:风险防范意识。填写凭证时,要有税收风险和法律风险意识;

H:报销费用时要有预算控制意识。招待费、广告费等要时刻注意是否超过所得税扣除限额;

一:其他会计准则规定了企业管理会计的要求。

二、没有发票不能入账

由于我们的税收管理过于依赖“以票控税”,会计人员必须看到发票才能做账。没有发票不能入账。以及没有发票可以税前扣除的误区。

当然没有发票可以记录。至于能不能税前扣除,那是税

关于法律。在实践中,许多人把会计与税法混为一谈。甚至存在见账就做、无票入账、无发票入账的情况

会计和税法的相关规定中没有规定发票是唯一合法有效的凭证。会计师不

合法有效的凭证必须等同于发票。同时,当税务局人员只认可发票为唯一合法有效凭证时,需要据理力争。

然后还有一些是没有发票就可以税前扣除的。具体如下:

答:工资、薪金、奖金;

B:社会保障费用和工会经费;

C:职工福利费;

D:银行贷款利息支出;

E:铁路部门票据(根据《关于铁路运输和邮政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发票使用和税控的公告》(2013年第76号公告)第一条第(二)款规定,中国铁路总公司及其所属运输企业(含分支机构)自行印制的铁路票据可暂时延期使用);

F:资产减值损失;

G:违约金;

h:罚款支出;

L;固定资产折旧;

J:准备(税务部门规定的所有资产减值准备和风险准备);

K:向境外企业提供劳务的成本(如果所涉及的劳务活动全部发生在境外,则无需在境内缴纳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因此无需正规发票,企业可凭借境外企业开具的票据、外管局提供的付汇证明、合同等在税前扣除。)

L:符合规定的其他不需要发票的情况。

三:收据不能入账,也不能税前扣除

实践中,经常有人问收据能不能报销?

有人说收据肯定是不能报销的。原因是收据不能在税前扣除。该问题是典型的会计分录与税法税前扣除混淆问题。根据会计准则,可以入账。至于能否税前扣除,则是税法问题。

如果收入入账,但税法不能税前扣除。然后直接在税法层面进行调整。试想,企业人员开展经营活动,如果因为特殊原因拿不到发票。那么,因为不能税前扣除,就不报销了?意思是自己承担成本?有人可能会说,这是大体上算出来的。我真的不想为两套账户做更多的违规操作

说,行,珍惜。

解决了收据入账的问题,收据可以入账了,但能否税前扣除呢?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以票控税”肯定不允许扣除。如果企业会计是“以票控税”的顽固思维,可能就无法做账。

我们来看看哪些收据可以税前扣除。(参见财综(2010)1号《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往来结算票据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答:收费票据由政府各部门签发;

B:收费票据由各业务部门开具;

C:捐赠收据;

D:工会经费收据;

e:法院支付费和执行费的收据;

f:军事收据;

G:符合规定的其他可以税前扣除的收据。

四、借条不能入账或税前扣除

欠条能否入账,与本文第三点相同。会计和税前扣除是会计和税法上的两件事。

白条可以入账,但能否抵扣要看税法相关规定

实际上,打白条的企业,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应该入账,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就可以入账。如果这笔支出不符合税法规定,

税前扣除要求。如实调整也是可以的。此时,会计和税法被区别对待。

现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存在的白条可以按如下方式在税前扣除。下列是否可以税前扣除,必须与当地主管税务机关沟通,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帮助证明所发生的费用是税法认可的合理、真实、合法、有效的凭证。比如,经济事项支出是否有法院判决书或调解书、仲裁机构的裁定书。比如,为经济活动支付的补偿款不属于价外费用,是否有双方签订的提供应税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协议、双方签订的补偿协议等书面文件。

答:独生子女补贴、高温补贴、取暖补贴;

b:离职福利;

C:补偿;

D:根据经济合同支付的罚款。

E:支付给个人的各种赔偿、补偿费用。(拆迁补偿、青苗补偿;但需有相应的补偿协议等证明文件);

F:养老金和福利等福利;

G:丧葬费;

H:依照税法规定可以税前扣除的其他合法有效凭证

以上构成缴纳个人所得税义务的,必须缴纳个人所得税。

五、会计凭证必须有原始凭证

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五十一条第三款第四项规定,除结账、更正差错的原始凭证外,其他记账凭证必须附原始凭证。因此,记账凭证除结账纠错外,不需要有原始凭证,其他需要有原始凭证。

六、凭证不重要

在填写会计凭证方面,我们认为会计科目使用正确,金额正确。其他的都无关紧要。至于代金券,我不太在意,甚至认为可以忽略不计。

首先,设置消费券肯定有用,但实际操作中你可能用不好。要把凭证写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我们需要从两个方向把握。

一是过于简单。比如,业务人员报销差旅费,直接写“差旅费”。比如日常报销费用,直接写“报销”。这样写太简单了。写作和不写作是一样的。基本元素、时间和人物都没有涵盖。不可能为将来审计账目,不利于分析和检索。

二是写得过细,就不叫了,详细记录。同时,在现行会计环境下,企业存在一些“事项费用”。如果你写得太仔细,问题就相当严重了。我在这里就不详细说了,你知道的。因此,凭证书写要简洁而不简单,全面而不繁琐。最好的是做到精而又准。

七、以税法为会计准则

实践中,许多会计人员依据税法进行会计核算,使会计准则陷入尴尬境地。有很多原因需要探究。

一、会计自我定位

以报税为目的,做账的最终目的是报税。或者老板把会计行业定位为报税,老板不在乎你做什么报表。老板只关心钱的多少。如何少缴税?因此,会计是为报税服务的。那么如何遵守税法,如何操作。这种现象在小企业中更为严重。有些会计人员甚至希望会计和税法完全统一。

二是会计人员混淆了会计和税法的规定。有些税法和会计条例没有区别对待。如关于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税(2014)75号),“对所有行业企业持有的单位价值不超过5000元的固定资产,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按年计算折旧”。

对此,不少人认为固定资产核算条件改为5000元以上计入固定资产,5000元以下计入费用。或者会计人员意识到这是税法的规定,却认为调整这样的操作太麻烦。为什么不遵循税法呢?这种解决方法简单易行。

实践中对税法会计存在诸多争议,这些争议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其原因。但我们会计人员至少应该知道会计核算是有标准的,应该知道如何按照会计准则进行操作。我们也知道会计和税法是有区别的。而不是把税法作为会计的标准,自己还不知道,把会计税法搞混了也不知道。会计师不能把自己画成监狱,局限于报税会计师。多思考未来会计信息化和数据化。以及管理会计的职能。虽然现在的会计职场和客观环境是这样,但套用一句话,生活不止是活着,还有诗和远方。

八、会计核算不需要考虑税法

第七点是不能将税法视为会计准则。强调应明确区分会计准则和税法。那么是不是说会计核算完全按照会计核算,完全不需要考虑税法呢?

如果你这么想,你就走到了另一个极端。理论上,会计与税法是桥梁与桥梁的关系。两者目的不同,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完全统一。差异的存在是由于它们的目的不同造成的。但由于“实务与会计环境”的影响,现实中并不具备会计要做一套账,税法要做一套账,然后井水不犯河水的条件。

在现行征管条件下,税法认可会计在真实合理处理的基础上对会计账目进行调整。因此,税法出于征管成本等因素的考虑,会对会计处理作出一些规定。

因此,我们在做账时要考虑税法。例如,笔者曾总结过《税法要求单独核算》一文,其中文章要求会计单独核算,否则就不能享受税法上的一些优惠和政策。例如,关于第2014109号股权和资产转让税),在会计处理上作出了特别规定。

如果会计处理不正确,就会导致不能按政策操作。还有近期出台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20151119号”。其政策中,研发费用和生产经营费用不单独核算,不清楚的不允许加计扣除,这也要求企业设立辅助账户。税法对会计处理另有规定,至于财税部门干预本税法规定的会计混用。作为一名在执业一线的会计,让我们按照规定老老实实地走吧。

九、按单据类型记账

在实践中,会计账目是根据发票或单据的种类进行的。

经常看到的是,一看到餐饮费发票,就计入业务招待费。

会计核算应根据业务性质确定成本的归集科目,而不是根据单据类型确定会计科目。餐饮票按业务性质可计入业务招待费的,可计入“职工福利费”“差旅费”“会议费”“职工教育经费”。

提示 不同类型的公司记账报税,详情会有所差异,为了精准快速的解决您的问题,建议您向好顺佳会计师说明详细情况,1对1解决您的实际问题。
注册会计师代账 一户一档案管理 国家标准记账凭证
李会计
李会计 注册会计师 丨 10秒内响应
擅长:记账报税、纳税申报、财务税务审计
已服务799客户 97%满意度
马上咨询
张会计
张会计 注册会计师 丨 10秒内响应
擅长:记账报税、工商注册、公司异常处理
已服务706客户 98%满意度
马上咨询
冯会计
冯会计 注册会计师 丨 10秒内响应
擅长:代理记账、财务审计、清产核资
已服务618客户 96%满意度
马上咨询
标签相关标签:
会计 扣除 凭证 规定 发票
疑惑浏览更多不如直接提问99%用户选择
会计师1 会计师2 会计师3
当前16位会计在线
极速提问
时间图标
  • 5分钟前用户提问:代理记账一年多少钱?
  • 8分钟前用户提问:代理记账收费价目表?
  • 9分钟前用户提问:记账报税包含哪些内容?
  • 10分钟前用户提问:刚开公司没有会计师怎么办?
  • 12分钟前用户提问:代理记账一般多少钱一个月?
  • 15分钟前用户提问:公司开票和不开票的区别?
  • 16分钟前用户提问:一般小公司怎么纳税?
  • 20分钟前用户提问:公司代账费一年多少钱?
  • 23分钟前用户提问:个体户怎么报税和做账?
  • 25分钟前用户提问:小规模纳税人怎么做账报税?
  • 28分钟前用户提问:新公司记账报税需要拿什么资料?
  • 30分钟前用户提问:公司记账报税流程?
  • 32分钟前用户提问:公司必须记账报税吗?
  • 34分钟前用户提问:公司报税一定要会计吗?
  • 36分钟前用户提问:公司不请财务自己可以报税吗?

您的申请我们已经收到!

专属会计会尽快与您联系,请保持电话畅通!